
六学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热度也已经大大降低了,这次,就来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的六学究竟。
戏说不是胡说,改变不是乱编,我们经常说,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六学,是可悲的,懂了六学还不去传授,是自私的,但有了六学还不学,那就是可耻的了。
那么,我刚刚进来,台下一个小朋友就在门口那对我说,六爷爷,六学到底有几个学科啊?根据网络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简单分为三大类,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一一讲解:
复读机学
正所谓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而复读机这一门学科主要出现在六学名场中最为著名的复读机式演讲,首先我认为诺贝尔应该给中国的网友们颁发一个...这个生物学奖,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发现了人类本质的国度。
首先,复读机现象并不是六学独树一帜,而是两开花的。假如:你是一个六学萌新,你进入了一个六学群里,提出了一个问题,然而很大概率会有人重复你的话,这种状态,类似于我们所说的+1,而六学大佬最终会告诉你,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绕出这个循环。
这个梗最开始源自一个外国游戏《信任的进化》 ,这款网页级的黑白文字游戏用博弈论的方式推演出了人类信任与欺骗的变化,而复读机是这个游戏里对一类别的人的统称,而最终经过试验证明,这类被称为复读机的人会获得成功。而六学可以被当成复读机学科运用,但复读机却是独立在六学体系之外的全新学科。
转移学
当我们打开六学语录,可以发现,无论在什么样的语境、语气、**中,六老师总是能在瞬间将话题的中心成功转移,比如:惊闻次元君开始讲六学,提起六学我就想起伟大的猴戏表演艺术家章承恩老师,说到章老师,我就想起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记即将正式开机,章承恩老师将继续出演美猴王孙悟空.....这样一个基本句式:
说起.......我就想起......
说起.......我就想起**记里的......
等等,当然还有进阶版本,不一一叙述,在这一门学科中,我们需要灵活把握如何巧妙转移话题,希望大家能传承**记精神,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文体两开花。
名句引用学
作为六学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引用就是指拿来用的意思,比如:
我写过的六学教材一篇都没有看过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举手的,什么叫做国际小编呀?还有人叫我六老师,我可笑不出来,眼泪在肚子里流,我研究六学从32岁研究到23岁,我可太了解他了。
六学从本质上就具有很高的玩“梗”性,正所谓六学不姓六,猴戏得姓章,我们在学习六学的同时,要学会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文化,文体两开花。